河南变身全球最大人造钻石生产地,河南哪里产人造钻石

2022-09-04 21:27:39 IT技术网 互联网
浏览
摘要:

作为一个长期深耕钻石行业的珠宝设计师,河南人造培育钻会不会取代原钻,是近几年行业内讨论越来越激烈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这句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语”出自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这不仅塑造了

正文摘要:

作为一个长期深耕钻石行业的珠宝设计师,河南人造培育钻会不会取代原钻,是近几年行业内讨论越来越激烈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这句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语”出自钻石巨头戴比尔斯。这不仅塑造了女性对于爱情的具象化认知,也为钻石销售起到了关键作用。反观天然钻石市场,全球最大钻石开采商之一的戴比尔斯集团财年业绩报告,2021年戴比尔斯裸钻价格全年上涨10%,2022年二月份1克拉钻石指数上升5.6%,比年初上涨12.9%。全球毛坯天然钻石产量持续下降,天然钻石价格明显上涨。1870年南非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数以吨计,后来戴比尔斯买下了整座钻石矿坑,垄断了整个钻石生产。
河南变身全球最大人造钻石生产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文/黄泓

图文:审稿-蟹黄捞饭、制作-七

封面图:《血钻》

作为一个长期深耕钻石行业的珠宝设计师,河南人造培育钻会不会取代原钻,是近几年行业内讨论越来越激烈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语”出自钻石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这不仅塑造了女性对于爱情的具象化认知,也为钻石销售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今,崇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华夏民族,把钻石也给种出来了!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A Diamond is Forever

是20世纪最成功的广告词

图:De Beers

2019年10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中国科学院在培育钻石领域取得科技突破,“中科院种出了钻石”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二,引发了众多媒体与网友的广泛关注,也表明了国家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培育钻石产业大力支持的态度。

反观天然钻石市场,全球最大钻石开采商之一的戴比尔斯集团财年业绩报告,2021年戴比尔斯裸钻价格全年上涨10%,2022年二月份1克拉钻石指数上升5.6%,比年初上涨12.9%。全球毛坯天然钻石产量持续下降,天然钻石价格明显上涨。这种情况下,物美价廉的培育钻石受到市场更多关注。

钻石营销与血钻冲突

十九世纪之前,工业并不发达的时候,钻石人工开采极为困难。稀少珍贵的钻石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拥有。1870年南非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数以吨计,后来戴比尔斯买下了整座钻石矿坑,垄断了整个钻石生产。

直至上世纪80年代,戴比尔斯一度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钻石供应。同时制定钻石质量评级标准,所有钻石都要通过GIA(美国珠宝协会)、IGI(国际宝石学院)、HRD(比利时钻石高阶层议会)等权威检测机构认证。整个产业从开采、加工到认证、零售,各个环节由戴比尔斯操控,再加上市场供小于需,导致钻石的价格居高不下,逐年上涨。

国际钻石珠宝鉴定机构有很多,但最知名、公认最权威的的还是这五大国际宝石(钻石)鉴定机构:美国珠宝学院(GIA)、比利时钻石高阶层议会(HRD)、美国宝石协会(AGS)、国际宝石学院(IGI)以及欧洲宝石学院(EGL)

图:网络

时间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血钻冲突震惊世界。雷昂纳多主演的一部电影《血钻》就还原了当年的血钻事件,揭露了钻石非法开采、环境破坏、非法使用童工和灰色交易的内幕。

一时间人们对于钻石价值、道德的讨论众说纷纭。钻石既然被宣传为关系到婚姻和爱情,人们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而象征科技、环保的培育钻石正在走上世界舞台。

小李子主演的《血钻》

培育钻相比于原钻的

市场劣势和优势

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关系就犹如自然受孕和试管婴儿的区别。成分上看,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在硬度、折射率、密度、色散等理化性质方面基本相同,但两者有别与莫桑石和锆石。生产时间方面,天然钻石的形成周期可长达10亿年,培育钻石的生产时间只需几周。培育钻石在颜色、净度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别无二致。培育出的钻石在后期加工也符合打磨、切割要求。

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区别

从鉴定角度来讲,培育钻石的品质已经可以借鉴天然钻石的“4C”标准来鉴定和分级,4C代表的是克拉重量(carat)、色泽(color)、净度(clarity)和切工(cut),并出具培育钻石证书。

4C标准

图:www.igi.org

价格方面,培育钻石价格约为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低价高品质填补了钻石与莫桑石、锆石之间的市场缺口。产品研发角度来看,用培育钻石来做款式研发,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可以丰富产品的设计表现。

表格中显示价格,为2021/08/21市调结果,天然钻石售价来自于台湾天然钻石连锁店与银楼的最低价,培育钻石价格为GAEA官网公开透明售价

图:gaeadiamond.com

从工业应用到消费新风尚

钻石作为全世界最硬的金刚石,其实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半导体、电子器件、航空探测等工业领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钻石起初依靠进口,直至1965年,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六面顶压机,用于生产人工钻石。

近几年,我国技术逐渐成熟,预估2022年,全球培育钻石的毛坯总产量将达到2300万克拉,其中中国将生产1400万克拉,河南更是占据中国80%的培育钻生产。中南钻石、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多家上市企业更是乘着东风迅速崛起。

就目前市场现状分析,全世界50%的培育钻石由我国生产,但目前仅仅是上游市场一片繁荣,中游和下游市场属实行业短板。产业链条不完善,行业经营模式传统,C端品牌建设薄弱,加之新品牌概念模糊,销售渠道和产品服务远没有跟上互联网时代的节奏。

全球培育钻石产能分布,中国占比5成

图:贝恩咨询,民生证券研究院

就产品品类而言,国际品牌早已将钻石设立为婚庆消费刚需,产品晕轮效应短时间难以下降。钻石戒指作为婚嫁产品中的定情物,大多数消费者仍然选择天然钻石,以此纪念爱情的忠诚长久,所以在短期内,天然钻石在传统婚庆市场的地位难以动摇。

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想要占领未来市场,应该拓展符合其属性的功能赛道:

首先,消费者对于培育钻石的消费动机有别于天然钻石。随着钻石稀缺概念逐渐瓦解,克拉消费将改变销售的底层逻辑。过去,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克拉钻石望而却步,主要是因为价格过高,所以,培育钻石凭借高性价比和轻奢消费品的定位,填补了追求大克拉但预算有限的部分需求。

2克拉钻石价格表(圆钻)2022年

图:ilovezuan.com

其次,两者的消费群体并不相同。随着钻石产品在时尚、社交中越来越日常化,市场需求更加高频。培育钻让珠宝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可以让消费者在不同的场景中,表达自我、展示个性。同时,Z世代的到来更是推动了“悦己”消费。

培育钻尚处于市场潜伏期,所以其属性在品牌营销方面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培育钻石具有科技感、低价格、高品质、可复杂切割、重工镶嵌的绝对优势,这些都有利于新锐培育钻石品牌打造自身特色,拉开品牌之间的风格定位,多元展现符合新世代的新型品牌矩阵。

培育钻石拥有低价,科技感等优势

图:diamondculture.com.hk

戴比尔斯的反击

培育钻石早先在美国市场出现时,戴比尔斯曾一度抵制,甚至研发了辨别培育钻石的检测仪器。但随着美国消费者对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认同,培育钻石迅速打开美国市场,消费总量占到全球的80%。面对势不可挡的市场趋势,戴比尔斯立即转移风向标,从抵制改为进军。

2018年,戴比尔斯推出珠宝品牌“Lightbox”,宣布出售培育钻石。同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修改钻石定义,在钻石行业规范中,删除 “天然” 一词,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同称之为“钻石”。

2018年,戴比尔斯推出珠宝品牌“Lightbox”

图:珠宝之家

后续GIA、IGI及HRD三大国际权威钻石鉴定机构紧跟步伐,推出培育钻石4C分级检测服务,培育钻石逐渐规范,并确立市场地位。有了权威机构的认定,接下来就是国际品牌的加入,施华洛世、潘多拉等品牌陆续宣布销售带有培育钻石的珠宝产品。

各品牌推出培育钻石产品时间

图:培育钻石网

在这一波操作的背后,戴比尔斯显然急于控制培育钻石市场。目前,戴比尔斯旗下品牌Lightbox的官网零售定价——800美元/克拉,折算人民币约合5000多人民币/每克拉,国内市面上的培育钻远高于这个价格。

Lightbox的官网零售定价

不难看出,商业巨鳄既然阻止不了产业发展,就以超低价格控制行业风向标。营造出低价大克拉的培育钻石不值得作为婚戒的氛围,将其卡死在饰品消费领域,让培育钻的价值永远区别于天然钻石。不过,从行业未来发展来看,戴比尔斯的操作,还是推进了培育钻石的发展。国际大牌和机构的认定,也有利于中国培育钻石品牌的起步。

我国的自主技术与河南的生产集群让我们在培育钻产业链上游掌握了话语权。但是在中下游的珠宝零售领域,急需建立我们的轻奢零售品牌,同时,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渠道能力,培育钻石本身的属性在悦己饰品、缤纷彩钻、科技钻石都具有天然钻石不能企及的绝对优势,相信在多个赛道,中国的培育钻石都能大放异彩!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河南变身全球最大人造钻石生产地相关阅读:

河南成全球最大人造钻石生产基地

前不久,河南发现特大金矿的新闻登上热搜。数十年来,河南黄金年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二。实际上,不仅是黄金产量高,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也很高,业界还有“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的说法。河南如何把金刚石产业做大?河南造金刚石如何继续做强?

企业快速发展

作为消费社会典型产物,钻石一度因为稀缺性被视为宝石之王。然而,随着人工培育钻石的出现,钻石市场迎来了重大变化。

数据显示,我国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河南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到80%。至于珠宝级培育钻石领域,中国的产能约占全球培育钻石总产能的50%,其中80%位于河南,以商丘市柘城县为主。

“钻石培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制造人工钻石。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上游设备制造商已火力全开。”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随着消费市场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人造金刚石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快慢,企业感受最深。9月份,来自河南的钻石企业——力量钻石登陆A股。这是河南继豫金刚石、黄河旋风和中兵红箭后第四家登陆A股的钻石培育企业。

作为河南人造金刚石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基础的工业级金刚石制品,到复杂的钻石级金刚石制品,其产品覆盖了上中下游各个环节。

“公司投入科研经费2亿多元,成功研发了金刚石合成设备——六面顶人造金刚石压机。”黄河旋风公司行政事务部主任王延峰介绍,经过不断完善,压机吨位从6000吨发展到22000吨,单次合成产量由原来的15克拉提高到360克拉。同时,生产产品的品级也有了大幅提升,不仅代替了进口,而且实现了批量出口。

在人造钻石产业集群带动下,河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人造钻石生产基地。业内专家认为,现阶段天然钻石及饰品市场规模超1000亿美元,国际市场也逐渐接受了人工培育钻石,对生产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行业生态健全

“目前,河南有专业的研究机构,也有这个行业的标准化组织和质量检测中心。”河南省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珠宝玉石协会培育钻石分会名誉会长王秦生介绍,此外,与这个行业关联的研究所、高校、出口机构、设计院以及龙头企业大都聚集在河南。

“经过多年发展,河南实现了由我国超硬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心向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基地转型。”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吕国范说,河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超硬材料为先导、制品为核心、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为基础、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产业群体比较集中和相对完善的特色高技术产业链,为我国成为全球超硬材料生产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应用领域,河南超硬材料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国同领域产值的50%以上。除了三大龙头企业之外,河南还有200余家超硬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吕国范介绍,柘城被誉为中国钻石之都、金刚石微粉之乡。其中金刚石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0%和50%,大颗粒单晶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补足发展短板

“虽然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可还有着中高档产品竞争力薄弱、产品专用化程度和精细化程度不够、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且同质化严重、产品应用实验室欠缺或不够完善、前沿技术研究薄弱及未来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王秦生举例说,比如在工业应用上,当地精密磨具与刀具等产品不仅难以切入国际高端市场,而且国内高端市场也以发达国家高档产品为主,这些技术大多集中在德国、日本等。

正因如此,相关企业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王延峰介绍,在黄河旋风未来的规划中,将通过合作生产交易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工业用金刚石、线锯与培育钻石、钻石打磨、首饰加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自主品牌培育、电商等上下游于一体的超硬材料产业园区。

“超硬材料主要包括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但对于不少老百姓来说,一提到金刚石,最容易联想到饰品‘人造钻石’。”王秦生介绍,实际上,超硬材料及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机床工具、高速铁路、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地质勘探、煤炭及矿物采掘、新能源、矿山建材等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专家表示,长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一度将超硬材料及制品作为一种战略性储备物资,其生产技术长期对相关国家实施禁运。但随着中国在金刚石制造领域技术的突破和实现量产,“中国造”金刚石及制品必将在全球市场有更优秀的表现。

作者: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