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接口需求是什么

2022-09-14 06:11:59 IT技术网 互联网
浏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技术接口需求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软硬件的接口是什么

是DirectX,目前最新的版本是DirectX11,微软最新Windows 7操作系统的API就是DirectX11。

我们把这种人-软件之间的接口称作“用户界面”,也就是“UI”。这里要讨论的前一种定义: 软件不同部分之间的交互接口。通常就是所谓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其表现的形式是源代码。API的发明和发展大大促进了计算机产业的进步,同时API几乎决定着日常运算的各个方面。

大多数程序员秉承为软件用户设计优秀的用户界面思想,这一点早已深入人心。可是,另一方面,如何实现合理的软件API却只为少数人所重视。历史证明,所有在应用上获得成功的软件或者Web应用无一不是首先在API的设计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即便这些用户几乎从不直接使用这些API!

需求分析中硬件接口是关于什么的啊??

1.PATA的全称是Parallel ATA,就是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硬盘接口规范了。

PATA硬盘接口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而且从ATA33/66一直发展到ATA100/133一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

2.SATA硬盘全称则是Serial ATA,即串行ATA硬盘接口规范。目前PATA100硬盘的一般写入速度为65MB/s,而第一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为150MB/s,第二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则高达300MB/s,整整比第一代的速度提高了一倍。SATA硬盘接口规范的出现其实就要取代PATA,就和DDR取代SDRAM一样。

软件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对客户提出的“要求”或者“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和分析,准确理解用户和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体要求,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从而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为系统设计、系统完善和系统维护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是项目计划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该环节决定了需要“实现什么”,为下一步如何去“实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进行需求分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需求获取:在准备阶段,我们首先要确定需求获取的目标及范围,根据你的目标来选择对应的方式获取需求。

(二)需求分类: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对象的不同,将需求分为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等。

(三)需求筛选:有些需求是伪需求,有些需求则不具备实现价值,我们可以通过真实性、价值性、可行性三个维度来筛选需求,过滤掉虚假的、不可行的、没有价值、价值不大或投入产出比不理想的需求。

(四)需求提炼:对剩下的需求进行提炼,目的在于从获取的表面需求中提炼出客户的本质需求。找出“为什么要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五)需求优先级排序:挖掘到客户的真实目的后,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维度的需求归类方法,如KANO模型分析法、投入产出比ROI等,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并排出优先级,帮助产品有条理地安排开发秩序,避免盲目排序。

(六)产出需求文档: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汇总、归类,输出产出需求文档,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以上是对需求分析的一些理解和思路,做好需求分析工作之后,就可以对可实现的需求进行落地方案的跟进。

需求分析里面硬件要求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官方最低配置要求:

CPU Intel MMX 233MHz

内存:64MB

硬盘空间:1.5GB

显卡:4MB显存以上的PCI、AGP显卡

声卡:最新的PCI声卡

CD-ROM:8x以上CD-ROM

点评:好家伙!XP对硬件的要求丝毫不让Windows 2000,虽然大家都基于NT内核,但是XP的性能更为卓越一些,因此它的“低端”版本,也对硬件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实际使用最低配置要求:

CPU:Intel PⅡ 450MHz

内存:128MB

硬盘空间:4GB

显卡:8MB以上的PCI或AGP显卡

声卡:最新的PCI声卡

CD-ROM:8x以上CD-ROM或DVD

点评:对于一个庞然大物来说,4GB硬盘空间中,至少要留1/2给XP独自“享用”。要发挥XP的多媒体性能,自然少不了显卡和声卡的支持。加上XP可以良好地支持DVD影视大片,因此建议大家配置DVD-ROM。

理想配置要求:

CPU :Intel PⅢ 1GHz 或者 P4

内存:256MB以上

硬盘:20GB以上

点评:在保留其他配置的基础上,要运行更大型的软件和游戏,对硬件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1GHz以上的处理器、256MB以上的内存和20GB以上的硬盘空间是绝对需要的。

2、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官方最低配置要求:

CPU:Intel MMX 233MHz

内存:128MB

硬盘空间:1.5GB

显卡:4MB显存以上的PCI、AGP显卡

声卡:最新的PCI声卡

CD-ROM:8x以上CD-ROM

点评:从这个配置上可以看出,Windows XP对内存的要求是多么的迫切。因此,在当前内存价格较低的时候,准备更多的内存是更好运行Windows XP的明智之举。

实际使用最低配置要求:

CPU:Intel PIII 500MHz

内存:256MB

硬盘空间:4GB

显卡:4MB以上的PCI或AGP显卡

声卡:最新的PCI声卡

CD-ROM:8x以上CD-ROM

点评:当处理器的速度和硬盘空间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对系统本身性能的发挥已经没有多大的帮助。但运行大型的软件和游戏时,有256MB内存的配置,将非常有助于系统跑得更为欢畅。

理想配置要求:

CPU :Intel PⅢ 1GHz 或者 P4

内存:256MB以上

硬盘:20GB以上

点评:通过加强处理器的运算性能,将非常有助于系统更快的解决问题,而内存达到256MB之后,发挥操作系统本身的性能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系统运行更多的任务和更大型的软件,那么建议512MB以上的内存。硬盘空间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但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数据和程序,20GB的容量是应该具备的

为了让Vista顺利运行,GPU必须有足够的显示记忆空间,越多越好,目前看来,至少需256MB才可以勉强满足需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Vista正式发布将显著推进主流显卡显存容量上升。 显而易见,Windows Vista将成为硬件厂商的福音--硬件配置要求相当高。在微软TechEd会议上,Dan Warne终于透露了Vista硬件要求的具体细节。

显示方面将是Vista最具争议性同时也是改变最显著的部分,Vista中使用了全新的驱动模型LDDM(Longhorn Display Driver Model),从位图驱动模型向矢量驱动模型迈进--这将使显示芯片性能飞跃提升。

另一点你有可能注意到的是,Vista Beta 1速度比Windows XP显著提高,原因很简单:GPU开始为CPU负担更多更全面显示工作,GPU需要高速双通道主线与主记忆体传输数据。

LDDM能够让显卡借用PC主内存运行,以应对显卡对高容量纹理、图形显示的数据带宽需求。

为了让Vista顺利运行,GPU必须有足够的显示记忆空间,越多越好,目前看来,至少需256MB才可以勉强满足需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Vista正式发布将显著推进主流显卡显存容量上升。

Vista系统要求总结:

1.在32位环境需要1GB内存获得性能明显提升,64位系统环境则需要2GB DDR3内存。

2.如果你想要从32位升级到64位,至少将内存容量提升一倍。

3.硬盘使用兼容NCQ的SATA接口硬盘。

4.图形显卡以及系统总线:PCI x16必不可少,至少拥有128MB显存。

5.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配置相对Vista来说都过低,不过,用户可以通过关闭UI效果等方式获得最款运行速度。

Vista硬件的官方要求,订立Windows Vista Capable和Windows Vista Premium Ready两个级别的技术标准,并实行一个标签认证计划,让电脑制造商将有关级别的标签贴在即将推出的电脑系统上,以便消费者购买时作出正确选择。

1、Windows Vista Capable是一个较低的硬件需求级别,不符合Vista新一代透明的Aero界面运行的要求,只适用于安装Windows Vista Home Basic版本的电脑(Vista一共分为五种不同版本,后文将详细介绍)。

Windows Vista Capable系统最低硬件要求具体包括:

800MHz主频以上处理器

512MB系统内存

DirectX 9显示卡或整合图形芯片

2、Windows Vista Premium Ready则是一个较高的硬件需求级别,能达到此级别的电脑可以运行所有Vista版本。

Windows Vista Premium Ready系统的最低硬件要求为:

1GHz 32-bit(x86)或64-bit(x64)处理器

1GB系统内存

能运行Windows Aero的显示卡或整合图形芯片

128MB显示内存

40GB硬盘(其中有15GB可用空间)

DVD-ROM光驱

其中,能够运行Windows Aero界面具体包括:

(1)Directx 9图形芯片

支持WDDM驱动程序

支持硬件Pixel Shader 2.0

支持32 bit像素

(2)足够的显示内存:

64MB显示内存支持单显示器,分辨率低于1280×1024

256MB显示内存支持单显示器,分辨率可高于1920×1200

今天微软公布了windows 7系统的推荐最低硬件配置如下:

Processor speed: 1Ghz

Memory: 1GB

Graphics card: DirectX 9.0 capable

Graphics memory: 128MB (for Windows Aero)

HDD free space: 16GB

简言之,就是1GHz主频的CPU,1G的内存,128的显存,支持DirectX9.0,最少16GB的硬盘空间。

——很显然,这样的配置相信即使是一两年前的机子也能达到吧,因此,win7并不是很虚幻的东西,今天还没尝试这个系统的你们,可以行动起来了

在软件工程中什么是需求分析?

一。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1. 功能需求

这方面的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提供的服务。通过需求分析应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

2. 性能需求

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通常包括速度(响应时间)、信息量速率、主存容量、磁盘容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3.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可靠性需求定量地指定系统的可靠性。

可用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它量化了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的程度。

4. 出错处理需求

这类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怎样响应。例如,如果它接收到从另一个系统发来的违反协议格式的消息,应该做什么?注意,上述这类错误并不是由该应用系统本身造成的。

5. 接口需求

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它的环境通信的格式。常见的接口需求有:用户接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软件接口需求;通信接口需求。

6. 约束

设计约束或实现约束描述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这类需求,并不是要取代设计(或实现)过程,只是说明用户或环境强加给项目的限制条件。常见的约束有:精度;工具和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该使用的硬件平台。

7. 逆向需求

逆向需求说明软件系统不应该做什么。理论上有无限多个逆向需求,我们应该仅选取能澄清真实需求且可消除可能发生的误解的那些逆向需求。

8.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应该明确地列出那些虽然不属于当前系统开发范畴,但是据分析将来很可能会提出来的要求。

注意:举例让学生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充和修改预做准备,以便一旦确实需要时能比较容易地进行这种扩充和修改。

二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任何一个软件系统本质上都是信息处理系统,系统必须处理的信息和系统应该产生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面貌,对软件设计有深远影响,因此,必须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这是软件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通常采用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举例)。

三。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综合上述两项分析的结果可以导出系统的详细的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状态转换图、数据字典和主要的处理算法描述这个逻辑模型。

四。 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根据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对系统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需求分析:开发人员准确地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基本任务:⑴问题识别: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用户界面需求。

⑵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⑶编写文档:包括编写需哗规格说明书,初步用户使用手册,确认测试计划,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

问题二: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具体点)一。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1.功能需求

这方面的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提供的服务。通过需求分析应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

2.性能需求

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通常包括速度(响应时间)、信息量速率、主存容量、磁盘容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可靠性需求定量地指定系统的可靠性。

可用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它量化了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的程度。

4.出错处理需求

这类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怎样响应。例如,如果它接收到从另一个系统发来的违反协议格式的消息,应该做什么?注意,上述这类错误并不是由该应用系统本身造成的。

5.接口需求

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它的环境通信的格式。常见的接口需求有:用户接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软件接口需求;通信接口需求。

6.约束

设计约束或实现约束描述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这类需求,并不是要取代设计(或实现)过程,只是说明用户或环境强加给项目的限制条件。常见的约束有:精度;工具和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该使用的硬件平台。

7.逆向需求

逆向需求说明软件系统不应该做什么。理论上有无限多个逆向需求,我们应该仅选取能澄清真实需求且可消除可能发生的误解的那些逆向需求。

8.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应该明确地列出那些虽然不属于当前系统开发范畴,但是据分析将来很可能会提出来的要求。

注意:举例让学生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充和修改预做准备,以便一旦确实需要时能比较容易地进行这种扩充和修改。

二。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任何一个软件系统本质上都是信息处理系统,系统必须处理的信息和系统应该产生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面貌,对软件设计有深远影响,因此,必须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这是软件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通常采用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举例)。

三。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综合上述两项分析的结果可以导出系统的详细的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状态转换图、数据字典和主要的处理算法描述这个逻辑模型。

四。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根据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对系统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问题三:简述完成需求分析任务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用户意图,将用户所要求东西变成自己能提供东西,并和用户进行确认是否相一致。

问题四:什么是需求分析,其目标是什么?《软件工程》需求分析就是了解、判断用户需要什么、想最终达到工么目的、怎么实现,为你们提供产品、服务、项目等提供目标和检验标准

问题五: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虽然功能需求是对软件系统的一项基本需求,但却并不是唯一的需求,通常对软件系统有下述几方面的综合要求。1.功能需求2.性能需求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4.出错处理需求5.接口需求6.约束7.逆向需求8.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任何一个软件本质上都是信息处理系统,系统必须处理的信息和系统应该产生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面貌,对软件设计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这是软件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通常采用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复杂的数据由许多基本的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结构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数据字典可以全面地定义数据,但是数据字典的缺点是不够直观。为了提高可理解性,常常利用图形化工具辅助描述数据结构。用的图形工具有层次方框图和Warnier图。根据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对系统的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定制的开发计划。

问题六:简述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了解用户意图,将用户所要求东西变成自己能提供东西,并和用户进行确认是否相一致。

问题七: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40分验证需求的实现可行性。把需求描述转化为系统功能描述。

问题八: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给出三个结构化《泄露天机》1.做题的时候,想一想,最近做的题目中有没有相同类型的,有的话,是哪一点相同,出题者意图有什么差异,考的是不是相同的知识。时常进行这样的思考,做题时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脑子就不至于一片空白。2.大阅读很灵活,并不是文章读懂就一定能拿高分,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我高三时开始用《十年高考》,找出历年高考题中阅读的部分,先把文章读熟读通,然后自己组织答案,不需要用笔写出来,再和标准答案进行对照,看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思考的线索方面和参考答案有什么区别,让自己的思维逐渐接近命题者的思维,这样在考场上,就比较容易答出和参考答案相近的答案,并且可以让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思路更清晰。3.数学能得高分与否在于速度与准确度结合是否合理。先说速度,考场上2小时的统筹安排决定着成绩的高低,一般来说,用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选择题,5分钟的时间完成填空题;用60分钟的时间完成运算题,剩下半小时检查试卷。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在高考复习的一年里,坚持每天做一份以上的试卷,即使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也必须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量,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调动一切注意力,一切困难才能够迎刃而解。4.我们不可能每天连续两个小时做一套英语题,但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把一套英语试题拆成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改错四个部分,利用每天零散时间完成需时较少的完型填空、单项选择和改错的训练,再用半个小时左右的完整时间训练阅读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每天都可以训练各种题型,保证了训练的连续性,即手感,而且充分利用了零散时间,和每天连续两个小时做一套题相比,这种方法既不会引起由于连续做题而造成的学习兴趣下降,也有效地舒缓了大脑的疲劳。5.在做一道题之前,我们要有数学思维的意识,不要一下子就落入常规的解题思路中,而是要用某一种数学思想来解决这道题。解完后或是看完一道题的例解,就要明确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数学思想,马上找类似的题加以巩固练习。6.生物的识记内容相当多,联系又相当复杂,因此我倾向于制作知识网络图,将三册生物书归纳在一起,找到知识点的联系。相对物理,化学而言,生物的书写量大,对科学语言的表述要求很高,特别是实验设计、语言组织很重要,也很有难度。这就还需要熟练掌握书本上实验的步骤与叙述。7.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虽然说适用于任何学科,但用在英语上最是贴切。所有繁杂的知识点,都能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句子中,句子尽管千变万化,但其中包含的语法不会变。而记下经典例句,往往比记下枯燥的语法知识要容易得多。每一个知识点选择若干个经典例句,反复朗读,直到能熟练地运用,目的就达到了。经典例句,可以从课文中选,可以从做过的完型......余下全文

问题九: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

1.问题识别

(1)功能需求:明确所开发的软件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2)性能需求:明确待开发的软件的技术性能指标。

(3)环境需求:明确软件运行时所需要的软、硬件的要求。

(4)用户界面需求:明确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2.分析与综合,导出软件的逻辑模型

分析人员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一致性的分析检查,在分析、综合中逐步细化软件功能,划分成各个子功能。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建立起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编写文档

(1)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把双方共同的理解与分析结果用规范的方式描述出来,作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基础。(2)编写初步用户使用手册,着重反映被开发软件的用户功能界面和用户使用的具体要求,用户手册能强制分析人员从用户使用的观点考虑软件。

(3)编写确认测试计划,作为今后确认和验收的依据。

(4)修改完善软件开发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对待开发的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能更准确地估计开发成本、进度及资源要求,因此对原计划要进行适当修正。

问题十:需求分析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什么最大化减少库存;

最大化资金周转;

最大化经营效益;

最大化产品适销对路;

最大化全国售后服务网的战略布局。

关于《技术接口需求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