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游科技股吧

2022-09-16 06:10:14 IT技术网 互联网
浏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迅游科技股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迅游科技创始人章建伟“出局”,创业时共患难,为何上市后不能同富贵?

迅游科技的两位董事章建伟和袁旭相互指责并相互罢免着闹剧引发了网友们的广大关注,此事件甚至引发了深交所的注意,深交所两次为此事件下发了关注函,最终此次事件以章建伟被踢出局而结束。

一.迅游科技的乱战

在三月份迅游科技就召开了董事会,而董事会的主要议题就是罢免章建伟的董事职务,公司董事会认为,张经伟新生作为公司董事长,缺乏对行业的正确认识,对于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认为章建伟的能力不能胜任公司董事长,提出由袁旭接任的方案。参与此次会议的九位董事除了章建伟之外其余全部都赞成这项决议。

随后,章建伟又向董事会提出了罢免袁旭董事职务的决议,并指出袁旭与公司的竞争对手存在利益输送关系,并指出袁旭还有超过五亿的个人债务未还清,在未来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让延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可能会对公司以后的经营产生影响,让公司处于极大的风险当中。

二.章建伟被踢出局

在四月份信游科技再次召开了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上,各位总是首先表示了对章建伟前期工作的肯定,在迅游科技创立初期章建伟为公司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同时也表示在公司上市后,章建伟在公司管理方面和对于行业的把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互联网行业是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而张建伟的这种不足,完全不能够带领迅游科技继续发展,甚至还会影响迅游科技的发展。

面对章建伟对袁旭提出的质疑,股东大会表示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调查,袁旭并没有与竞争公司存在不正当的利益关系,而且袁旭也不存在个人债务问题。通过对于两人能力的比较,为了迅游科技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大会通过了罢免章建伟董事长的职务,任命袁旭为新董事长的决议。

三.小结

章建伟和袁旭曾一同联手创办了迅游科技,但是二人现在已经彻底反目,其实在迅游科技上市之后公司的经营状态确实不佳,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迅游科技的亏损高达20亿,袁旭与章建伟争权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连年的亏损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希望迅游科技能够迅速走出这场风波,有更好的发展。

上市公司9个董事有8个赞成罢免董事长,这是为何?

权利的争议本就是大公司最常见的事。谁都想当最高的那一个人,人都是有野心的,人人都不想做最底层的那一个人。最近,迅游科技也是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迅游科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像国内的一些端游和手游,比如:绝地求生等耗性能比较大的游戏,都是需要加速器的,主要致力于为网游玩家提供网游数据传输加速服务,有效解决网游玩家在网游中遇到的延时过高、登录困难、容易掉线等问题。所以,迅游手游加速器和迅游加速器是迅游科技公司的两大重要的核心产品。迅游科技2005年在长沙建立,现在已经差不多15年了。做的已经是相当的大了。

据资料显示,迅游科技公司刚上市得时候,股价以10.92的最低价上市,半年内依靠连续涨停的方法,股价涨到了约129元,相当于半年内整整涨了十倍之多。不过股价有涨有跌,公司也分有景气和不景气的时候,在公司上市了五年以后,股价慢慢的跌落回来。从最高价跌到了最低价,跌了足足有90%之多,可见是多么的惨。

前两天,通过迅游科技董事会的一致表决,《关于免除章建伟先生公司董事职务的议案》的审议通过,在场的一共是九名董事,八名董事希望罢免董事长,而那一张反对票则是董事长自己投的,罢免的理由是章建伟作为公司董事长,缺乏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战略、主营业务的理解,长期缺席公司战略制定和日常经营管理。其实话里的意思是:你不行的话就赶快下来吧,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如果不愿意下来的话,我们就会帮你下来的。这两年,迅游科技公司也是一直亏损,一直亏损的话可能会面临退市。所以他们开董事会集体罢免董事长,要求有能力的人上任,但是董事长也说他们有个别董事徇私,为了自己的利益,鼓动别的股东把自己推下去。

8名董事决定将这份罢免议案进一步提交到股东大会再次表决,计划在4月9日下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免除章建伟董事长职务的议案。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们看4月9号的股东大会吧。

变局 从数据分析一年前后A股

变局:从数据分析一年前后A股

回忆总是美好的。1年前的7月,A股结束了长达6年的“漫漫熊途”,2014年11月央行2年多以来首次降息,促发了A股此后7个月的大牛行情。现在A股已经从最高点回落了近40%或2000点。那么在牛市一周年后,A股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把这一年以来A股的各类数据直接比较。结果会怎样?

先看指数涨跌这个核心数据:去年A股上涨52.87%,而今年以来,A股已经由高峰时的涨56%变为目前下跌1%。全球股市来看,美英也是先扬后抑,2014年,美、德、法、英、日股市分别涨7.52%、2.65%、-0.54%、-2.71%、7.12%。2015年以来是-8.37%、4.75%、8.06%、-6.06%、4.66%。和股市涨跌密切相关的是市值比较。2014年末,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为37万亿元,在今年5月升至历史高位62.7万亿元。而到了8月末这数值已经下降到43.8万亿元。

再看股票市场各类数据的比较。2014年末,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为12.91、42.59和63.76倍,到今年5月末是16.83、83.12和140.92倍,目前是12.15、48.41和75.89倍。融资余额来看,变化更直观。2014年末沪深两融余额刚突破1万亿大关,今年5月末该数据已突破2万亿,但随后却是断崖式的下跌,仅仅3个月过后,两融余额已跌破万亿.

从个股来看,2014年末,两市只有贵州茅台一只百元股,到了今年5月末,百元股大军已经扩充到79只,当中还有个股(全通教育)达到逾400元的历史高价。而目前百元股的数量为11只,最高价为停牌的迅游科技,报218.89元.

可以说大部分股票数据与股市先扬后抑基本吻合,但也有例外。AH溢价指数从去年中以来开始持续攀升,就算A股经历了两轮大跌,也仍能创出阶段新高,或许这与香港股市今年表现不佳有关。香港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下跌了近9%,恒生国企指数跌幅更达到18.9%。

股市回落,结果可能和人们想象的并不完全一样。1年前和1年后,既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似。而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这过程带来的启示。

其一,金融产品去杠杆应受到重视。回顾今年以来股市的大起大落,资金杠杆的过度使用以及随后的快速收缩,无疑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因为这样,制定合理的杠杆使用规则,确立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杠杆比例,就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事情。申万宏源分析师桂浩明认为,资本市场是需要杠杆的,但杠杆的使用又必须是符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信用交易也好,带杠杆的金融产品也好,如何把握好它们的“度”至为关键。在这里,作为主导方的金融机构,的确应该有所担当,从稳定市场,有利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真审视金融产品的降杠杆问题,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其二,股市波动有“危”有“机”。上半年努力上涨燃起火爆行情的A股,在最近的两个月里损耗殆尽,涨幅全部“回吐”。诺亚财富东北区域CEO徐珂强认为这次波动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机会,让个人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变成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快,从业者大多是互联网出身的人。无论是做什么金融,只要涉及到金融,风险控制的能力才是核心。所以这次的股市波动是必须要经历的,而且越早经历越好。

其三,股票市场的运行逻辑未变。国泰君安表示,改革和创新依旧是中国经济内生性转变的核心逻辑,国企央企的改革,万众创新与万众创业的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的新增长动力依旧充沛,这就隐含着一条核心逻辑,创新改革逻辑与经济逐步企稳的核心逻辑不变。

回到股市上,近期投资者对于后期的预期有所看淡,今年经济如呈现L形走势,改革预期加强是给予市场信心恢复的重中之重。比如近期央企国企整合改革方案的逐步出台便是较为明显的信号。

综上所述,对于后期市场依旧可以积极展望与期待,中国转型后的未来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双生子,国家政策层面的稳定,已经开始逐步唤回市场的信心。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变局 从数据分析一年前后A股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网络游戏为何实施总量调控?

“最近行业发生了不少事。”8月31日,在一场游戏大赛颁奖大会上,一家知名游戏公司的高管忍不住临时加了这句“台词”。

而坐在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游戏开发者和业内嘉宾们心里都明白,这位高管指的是,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指出,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这对游戏行业的短期影响,从8月31日游戏公司的市场表现已然得到反映:当日,在港上市的“游戏老大”腾讯控股跳空低开,最终跌4.87%,每股340港元的收盘价仅较当日最低点回升了2港元。A股市场上,迅游科技(28.730, -3.19, -9.99%)、三七互娱(10.190, -1.13, -9.98%)跌停;游族网络(14.940,-1.23, -7.61%)跌7.61%,掌趣科技(3.950, -0.31, -7.28%)跌7.28%,完美世界(24.780, -1.70,-6.42%)跌6.42%。

那么,证券市场这种反应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呢?

影响会在哪里

从《实施方案》看,有两大关键词:一是控制“数量”,二是“适龄提示制度”。

先看第二个。记者注意到,这个关键词在很多分析文章中似乎被忽略。此前,游戏行业一直自认为“受到误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低龄用户的问题。所以,游戏企业早前就提出过“分级制”方案,希望以此平衡多年来社会公众对游戏公司的质疑。因此,此次《实施方案》明确了“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让业界看到了分级制的前兆,无疑是与游戏公司的利益一致的。

再看第一个。控制总量对于行业的影响显然是存在的,从国内游戏的发展来看,资本对游戏公司的追逐,近年让国内游戏产品数量的增长速度之快超乎寻常。根据官方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共有约4500款手游获得版号,其中在下半年获得版号的手游数量高达3576款。而到了2017年,前5个月即有4255款游戏获得版号,全年粗略估算约有9000款游戏获得版号,其中多数是手机游戏。于是,在这个情况下,对游戏总量的管控,必将影响现有生态格局。

从生态来看,游戏总量控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可能会是收入相较偏低的小游戏和独立游戏。目前,很多开发团队以创业形式存在,然后通过将开发出来的成熟游戏,以寻找行业内“大厂”投资的形式变现。如果实施总量控制的话,这些中小游戏公司将面临整个行业投资愿望降低的问题。

同时,如果实施产品总量控制,那也意味着新品发行规模的大幅下降,于是,平台型游戏公司受冲击较大。目前,腾讯、360游戏、三七互娱等国内领先的游戏平台收入占据在其平台游戏流水的六成,有的更高,因此在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游戏平台的收入受到的影响值得关注。而且,对于游戏平台还有一个隐忧是,在总量控制的背景下,游戏的开发会越来越重度,开发者就会更加注重与渠道的话语权,或将挑战平台公司的控制力。

调控的长期影响

“这个其实只是最近‘管控’的冰山一角。”8月31日,一位拥有18年游戏行业从业经验的新锐游戏企业创始人说。

其实,就在2018年8月,发生了腾讯平台发行的《怪物猎人世界》上线不足5日,“因部分游戏内容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接到大量举报,该游戏相应运营资质文件现在已被取消。应主管部门要求,现执行下架整改,停止游戏售卖。”

从历史来看,对于游戏的监管,似乎还未有过八部门联合推动的情形。

对于游戏行业受到此《实施方案》总量控制的长期影响,业内有人认为,如果只是进行一个总量控制,那么拿出执行标准,相信大家会平静很多。业内也在期待,中国游戏行业能由此进入一个精品化时代,网游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配合社会公益、国家政策进行综合考量,让精品、健康的游戏成为市场的主角。

当然,总量控制以后,一款成功游戏的生命周期会延长。这在海外市场中得到过印证。因此,对于未来能获得版号并投入正式商业化的游戏产品而言,这应是一重大利好。

关于《迅游科技股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